“信贷投放额度上半年多、下半年少的现象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就不会影响银行信贷经营安全,也不会导致企业信贷资金需求过度饥渴。”
“额度很紧张,目前我们分行实行价高者得,在风险水平类似的情况下,谁贷款定价高就把贷款额度给谁。”7月28日,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据记者采访了解到,这并非个案。虽然紧张的年中考核时点已过,但目前部分银行的信贷额度依旧紧俏。
其中一大原因是上半年“花太快了”。中金固定收益研究陈健恒、唐薇团队在其研报中指出,由于上半年贷款投放速度较快,不少银行已用掉全年70%至80%的贷款额度。
这不禁让一些市场人士对下半年的贷款情况表示担忧:在全年额度控制之下,这些银行下半年还能“好好放贷”吗?
额度月初就“告罄”
业内人士坦言,每逢季末都是银行资金最为紧张的时候,但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熬过了季末,资金依旧紧张。因此,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目前不少银行分支行都选择在当月上半旬就把信贷额度用完。一方面是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的确有所回暖,另一方面是担心监管政策再趋紧,导致额度没用完。
“现在最紧张的就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额度,基本上月初就放完了。我们支行7月只放出去3笔,这还都是5月份就已经批贷了的。”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地区支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该行个人房贷基本没有利率折扣,即便是接受基准利率的客户也要慢慢排队。“分行直接告诉我们,基准利率上浮也还是赔钱的,毕竟个人房贷的期限都是20年、30年,期限太长了。”
“按照全年信贷额度3、3、2、2这个节奏,上半年本来就占了放贷额度的六成,只不过节奏更加快了一点。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考虑到下半年资金价格可能更贵,二是担心监管考核进一步收紧。”中部地区一家城商行行长对记者表示,目前监管部门各项考核指标非常细,信贷增速按照季度来同比对应,也就是说,如果今年某个季度的信贷额度没有用完,将直接限制来年的信贷额度。
上述行长坦言,“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把额度用到‘顶’,上半年用掉80%的额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M2增速再创历史新低,但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信贷却持续走高。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考虑到6月末商业银行对存款的争夺是过去几年中非常激烈的一次,大量理财转为存款,但存款增速仍然不高,且同期社融与信贷依然旺盛,表明商业银行的负债压力仍在持续,在信贷额度紧张且MPA考核持续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信贷增长乏力,中小企业可能出现融资成本易上难下的局面。
中国银行研究报告预计,下半年,综合收益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中高端制造业将成为对公贷款投放的重点领域;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涉农贷款及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将持续增加。
利率上浮
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信贷额度趋紧也促使贷款利率不断抬升。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新增客户,此前如果是优质企业可能会给到基准利率,甚至下浮,但现在基准利率上浮20%很正常。与此同时,目前其所在分行已实行“价高者得”,在风险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谁的贷款定价高,银行就把贷款额度给谁。
“当然,对于一些信用水平较好的“老客户”,在额度紧张、新增贷款难批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选择申请续贷,但续贷的贷款利率一般也会比之前贷款利率高。”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信贷资金紧张使银行信贷话语权更强。”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曾撰文指出,信贷资金紧张还会让银行信贷话语权更强,部分银行在对企业的信贷中提出一些附加的苛刻条件,比如上浮贷款利率、各种变相搭车收费乱象等,从而加大企业信贷经营成本,导致企业利润减少,使实体经济经营更加困难。
不过,曾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实体端流动性供给的利率上升的确会导致借款人的成本上升,但从另外一方面讲,额度紧张导致的利率上行本来也是我们目前去杠杆政策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利率的上涨,也给抑制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过度负债的主体(包括企业或地方政府)创造了环境。
在贷款利率大幅抬升的情况下,想通过银行渠道获得资金的新增企业只能接受高利率吗?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如果企业给的贷款定价不符合该行的要求,银行会给企业介绍其他产品,例如商票、银票。“目前我行商票这个业务品种做的比较多,贴现利率6.5%左右。对于评级不好的企业,相对贷款利率来说,还是可以的。而现在银票贴现利率也有下降的趋势,之前高的有5.5%,现在4.7%左右。”该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类信贷业务不受限
信贷额度趋紧,银行分支行不得不“另谋生路”,不受限制的类信贷业务开始受银行青睐。据了解,目前银行类信贷业务主要包括直投和表外理财。类信贷业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负债端和交易模式上,终端资产主要还是债券类资产,与传统信贷业务类似。
一国有大行江浙某支行负责人朱涛(化名)表示,目前债券过桥、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等类信贷业务,该行总行不会设额度限制,其收入算作投行类中间业务收入。“这类业务是表外业务,但是只要合规,监管部门也是允许的。”
朱涛表示,“比如债券过桥吧,现在债券市场价太高,导致很多政府融资平台注册以后不想发债,就做这项业务来融资周转。价格一般比债券市场低50-100基点,但比贷款利率高,所以银行和平台公司都乐意做这项业务。”
朱涛说,目前他所属的分行有专项额度,特别优质的项目直接报总行,融资额控制在债券注册额度的50%内就行,期限一年以内。“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这项业务做融资,能够调整负债结构,等到后续市场价格合适了,可以通过发债置换,一举多得。对于银行来说,已经有了评级和注册通知书作保障,客户非常优质。最重要的是,与传统信贷的息差收入不同,中间业务收入是全部计入分支行利润的。目前我们的利润率在一个点,而且几乎没有风险。”
据介绍,债券过桥融资类业务是投行类直投业务的一种,用于满足融资人新一期债券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营运资金周转或项目投资、存续债券兑付资金缺口等资金需求的融资业务。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由于收益合适、风险极低,债券过桥等类信贷业务的同业竞争也越来越大。
无需担忧
在全年额度控制之下,下半年银行业是否会出现贷款额度严重不足的情况?
对于这个疑虑,曾刚表示无需担忧。因为今年的信贷情况较往年是相对偏紧,但还不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民生证券李锋团队也表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市场情况会让去年底制定的全年目标有所调整。“今年以来,市场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非标业务转回信贷业务,银行腾挪贷款额度的业务减少,地方债发行减少等,去年底制定的全年目标并不适用于现在的市场情况。这些变化让新增贷款的数字显得比较高,但从社融和 M2 口径来看,银行的货币信用创造并未明显放量,根据这些新的情况对全年贷款额度进行调整是较为自然的政策措施”。
除此之外,银行信贷本来就有上半年投放超过下半年的季节性现象,例如 2016 年上半年投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全年比重为 59.5%,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为去年全年总量的63%。“即使严格按照增量同比持平的要求看,下半年的贷款规模压力也不算很大。”民生证券称。
不过,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周昆平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据其了解,目前来看,四家国有大行的信贷额度并不是十分紧张。从金融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央行不仅要求金融稳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还要求防控金融风险,堵掉通道业务,这就要求资金往银行的正规渠道引导、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假设银行信贷额度过于紧张,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因此,下半年的信贷额度不会过于紧张。
莫开伟也认为,银行上半年信贷经营规模耗用过多、下半年信贷经营规模紧张实属银行历年固有的信贷经营表现。这种信贷投放额度上半年多、下半年少的现象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就不会影响银行信贷经营安全,也不会导致企业信贷资金需求过度饥渴。
本文转载来源:国际金融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